English

叶繁枝茂 源远流长

1998-10-20 来源:光明日报 本报驻波恩记者 方祥生 我有话说

今年10月9日,是中德历史上第一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20周年的日子。专程来德参加庆祝活动的中国科技部秘书长林泉表示,现在中德科技合作涉及17个领域和26个专业,合作领域既包括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激光技术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也包括新能源、环境、海洋研究等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的领域。两国在高科技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受到双方政府的重视。

德国科技部国务秘书施塔尔指出,两国科技合作协定签订以来,双方已签订了15个专业合作协定,项目资金超过5亿马克。这说明,德国对双方科技合作的态度是积极的,双方的合作是活跃的,是着眼于长远的。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协会主席马克尔教授认为,如果说20年前,中德科技合作初期,主要是中国学者向德国学习的话,现在双方早已成为等值的合作伙伴。中国在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等许多方面的研究水平都是世界一流的,有不少值得德国科学家学习的东西。

在合作形式方面,中德科技合作也已超出了人员交流和项目合作等传统形式,出现了一些新的合作方式。一是双方共建青年科学家小组。进行国际招标,由中德双方成立混委会选定小组负责人。德方对共建小组给予工资补贴,这有助于吸引中国科学家回国服务,也有助于吸引外国科学家到中国工作。二是成立伙伴小组。主要由双方研究所确定双方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共同出资,联合研究,成果共享。三是“2+2”模式,即由德国研究所带一家德国企业与中国研究所带一家中国企业组成联合研究小组,对共同感兴趣的课题进行联合研究,以促进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马克尔教授说,科技合作协定签订之初,双方每年交换的短期学者只有8-10人,长期学者只有2-4人。当时谁也想象不出中德科技合作会有今天的水平。1997年,得到洪堡奖学金的中国科学家就有177人,在所有国家中遥居第一。短期学者就更多了。

其实,中德科技合作源远流长。早在17世纪,中国天文学家就曾与科隆人汤若望(1591-1666)进行过合作。后者当时以传教士身份来到中国,在明朝的历法改革中起了很大作用,后来被任命为钦天监监正,最后长逝于中国。另一位对两国科技交流作出重大贡献的德国科学家是莱布尼茨(1646-1716)。他在1697年出版的《中国新事集》一书中,对中国的哲学、语言、理论科学和应用科学作了全面介绍。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两国的科技合作,已不再局限于个别科学家。1907年,德国人在上海开设了“德文医学堂”,后来扩大为“同济医工学堂”,最后发展成如今的同济大学。同时,中国留学生开始成批来到德国。这里有后来中国革命的领导人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元帅等。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两国科学家都满怀信心,相信两国科技合作会继续枝繁叶茂,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为人类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